立即下载
22.74万户居民圆了“安居梦”
2018-11-12 10:08:27 字号:

  说起麓山南路二里半,长沙人都不陌生。处于湖南师大核心地带的二里半原本是一片棚户区,房屋老旧破损,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城市的一处“斑点”。在麓山南路综合整治过程中,这片30.8亩的区域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155户居民告别棚屋住进新房,二里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科技文化广场,湖南师大老校门在原址重建,对面还将新建一处公共绿地,它的下面将建一个有200个车位的车库。

  近日,《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专刊》刊发“湖南省长沙市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相关文章,全面推介了长沙棚改工作的经验做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通过棚改,长沙累计有22.74万户居民告别低矮的棚屋和破旧简陋的筒子楼,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人均拥有住房面积由改造前的14平方米增加到了29平方米。特别是2014年以来,长沙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喜圆“安居梦”。

  四增两减

  腾出407亩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全长5.3公里的麓山南路串起湖南三所名牌高校,承载着无数学子的青春记忆。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书香之路,却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电线密布、房屋老旧、交通拥堵等。去年底,麓山南路棚改项目启动,按照“点状征收、有机更新、节点改造、线性建设、整体提质”的原则,经过一年改造建设,如今麓山南路焕然一新。“我们原来的房子才30多平方米,三代人生活在里面,十分拥挤。”以前住在二里半公司宿舍的杨新媛娭毑对记者说,她原来的房子面积小,采光不好,还漏风漏水。“拿到拆迁款,我家买了新房,上下楼有电梯,出门有社区公园,我很满意。”杨娭毑说,新房正在装修,再过一段时间就能住进去。

  岳麓区棚改办副主任雷凌介绍,麓山南路周边12个小区的提质提档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内将完工。“除了对小区外立面进行改造外,还将对小区水、电、气等进行全面改造,裸露在外的电线将全部下地。”雷凌说,改造过程中,还将结合“一圈两场三道”建设,新建后湖农贸市场、后湖停车场、二里半停车场和天马社区停车场等,使大科城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棚户区改造不仅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棚改中,长沙突出“四增两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开发强度。过去5年,全市棚改项目共腾出土地407亩,将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在长城信息宿舍区棚改中,腾出土地周边已新建一个社区公园、一所幼儿园、1150个停车位,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桐梓坡大板房、南湖片区等棚改项目,一批道路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绿地与广场等即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棚改还将城区原来脏乱的城市“斑点”打造成现代社区,并在棚改区规划配建了医院、学校等,缓解了上学难、看病难、停车难等,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有机更新

  避免大拆大建,留住街坊乡愁

  丰泉古井社区位于五一商圈,因有一座200年历史的“丰泉古井”而得名,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因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恶劣,成为长沙中心城区的一处“斑点”。

  今年5月,白果园化龙池有机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涉及改造房屋2660余户、14条街巷,改造面积约25万平方米。“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把‘留’摆在首位,突出留住古城长沙的历史记忆、留住湖湘文化的文脉精髓,对老百姓来说则是更加宜居了。”丰泉古井社区党委书记龙欣说,项目一期预计年底完工,673户居民将住进“新家”。

  “不只是外面的‘洗脸打粉’,还给我的房子重新布局,以前没有厨房、厕所,这次帮我修建了厕所、厨房。”在丰泉古井社区生活了50多年的古稀老人周罗生告诉记者,他看出这次改造跟以往不太一样,很多自己没想到的地方,政府都帮老百姓考虑到了。“感觉跟住新房子差不多,很多搬出去的居民都想搬回来住呢。”周罗生笑着说。

  “长沙在棚改中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理念,坚持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维持原有风貌,传承历史文化,留住街坊乡愁。”市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对老街老巷采取综合整治和整体修复等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重现历史风貌。

  同样正在实施的岳麓区白沙液街、后湖国际艺术园等有机更新项目,都是通过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只拆除影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旧建筑和违法建筑,腾出公共空间和消防通道,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设施等,打造城市“新客厅”。

  品质提升

  满足市民住房需求,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

  去年以来,长沙高效推进棚改清零扫尾攻坚行动,至今已完成棚改近3万户、清零扫尾棚改项目43个。棚改中,长沙充分尊重老百姓的选择权,通过征求棚改户意愿,灵活采取多种安置方式,形成了货币安置、实物安置相互补充的模式,满足了老百姓“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

  在开福区黄兴北路西侧的晴佳巷,有一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层筒子楼,38户住户用着公共卫生间,在楼道里做饭,居住环境很差,都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今年,棚改的“春风”吹进了这里,不到两个月实现全部签约。“搭帮党和政府,不然还不晓得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今年57岁的陈可告诉记者,原来他居住的房子仅40多平方米,拿到征拆款,他在开福区北边买了套新房,年底就能交房。

  棚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中心城区。长沙通过实施新一轮棚改,整合和释放了一批核心区域地块,为湖南湘江新区、空港新城、高铁新城等城市片区发展提供了空间。棚改后城市品质提升,吸引了湘江欢乐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还引进了一批城市综合体,不仅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还通过产业发展吸纳约15万人就业。

  同时,为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决打赢“反炒房”攻坚战,长沙今年出台了定向限价商品住房政策,通过采取市、区政府平台公司直接建设、政府与开发企业合作建设、开发企业自行建设等多种模式,为棚改项目提供安置房源。今年计划建设定向限价商品住房12174套,第一批申报项目11个7314套,截至6月底已开工7个项目3564套。

  防范风险

  筹集资金420.77亿元,建章立制确保风险可控

  长沙棚改的顺利推进,跟严格标准、精准实施也有很大关系。市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指导棚改资金使用管理、筹集安置房源、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记者近日在雨花区井湾子棚改项目指挥部看到,指挥部大门口贴着一块倒计时牌——“距离第一阶段签约期结束还有6天”,不远处公示了项目118户权利人签约进展情况和征收金额。“我们科学制定了限期奖励政策,按45天、15天两个签约阶段和3个月腾房阶段,以此鼓励居民早签约、早腾房。”该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黄赤松介绍,指挥部在执行征收政策上,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从9月底项目发布征收决定以来,目前已签约104户,签约率近90%。”

  龙溪棚改中央大街是宁乡市老城区最大的棚改项目,涉及国有土地房屋1050户、集体土地房屋248户和企事业单位16家。“我们在棚改征收工作中发明了‘五度’工作法,即发动群众有深度、入户沟通有温度、严守政策有尺度、公平公正有亮度、签约搬迁有速度,形成居民主动配合征收的良好氛围。”宁乡市住保局局长张四明介绍,正是因为征收工作人员一次次到居民家中为他们讲明征收政策,算明征收补偿账,并且严格按政策办事,决不越红线,最终实现了5个月时间完成1200户签约、1185户及时腾房的目标。

  棚改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长沙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棚改资金风险可控。一方面,建立棚改资金池,用足用好棚改政策性贷款,5年间共筹集棚改资金420.77亿元;另一方面,建立“市级统筹、整体平衡”的资金模式,设立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统筹用于棚改支出。此外,通过建立市、区两级棚改资金共同投入机制,对区政府组织实施的棚改项目按照市、区两级8∶2比例共同分担;建立资金调度机制,通过完善支付流程、调剂用活资金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焕明

编辑:杨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