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成立暨“走向辉煌——新中国文学七十年” 研讨会召开,省政协主席李微微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授牌。 图/辜鹏博)
熟悉文学艺术史的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文学沙龙”“艺术沙龙”。兴趣相投的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等聚会一堂,畅聊文艺。
这样优雅的场景,将不再只存在于十九世纪欧洲的书画中,长沙河西岳麓山下的湖南师范大学,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学沙龙。6月29日,该校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里将成为名家荟萃的文艺天堂,成为新人培养的文学高地。
本报记者李柯夫长沙报道
历经岁月,经典文学作品愈加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与韵味。6月29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成立暨“走向辉煌——新中国文学七十年”研讨会顺利召开。
省政协主席李微微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授牌。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南帆,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主席欧阳斌,著名作家韩少功,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巡视员龚爱林,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长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高山,《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等出席。
汤素兰韩少功王跃文等名家荟萃
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依托,通过举办文学讲座、开设写作课程、增设创意写作硕士点、举办写作赛事、召开学术研讨会、作品研讨会和举办文学沙龙等方式,构建学院与社会、写作研究与写作实践、当代作家作品与评论家研究批评全新互动机制,培育校园优良人文环境,打造兼顾文学创作、新人养成、写作育人等功能的人才培养高地。
湖南师范大学的写作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汇聚了一批在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中心主任汤素兰教授是中国一级作家、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她创作儿童文学作品60余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心副主任、写作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李作霖副教授多年担任湖南高考语文阅卷作文组大组长,主编写作学教材两部,是湖南写作学界代表性人物。著名作家韩少功、王跃文已先后加盟写作学硕士点。这是写作中心的重大亮点,也将为中心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为文学湘军重振雄风作出贡献
“读大学时,我就读过韩少功先生的作品《西望茅草地》,永远忘不了老场长回头那悲凉而落寞的一幕。”欧阳斌深情回忆。他说,文学研究既要注重作家的创作,也要传播人文精神,文学研究和文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深信大家一定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研究中心一定会立足本土,放眼全国,多关注湖南的作品,为文学湘军重振雄风作出贡献,为助推湖南文学从高原迈上高峰发挥积极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表示,湖南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优良的创作传统为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希望研究中心未来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构建学院与社会、写作研究与写作实践、文学书写与诗学育人全新互动机制,培育校园优良人文环境,打造出兼顾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等功能的人才培养高地。
亮点
每年邀请国内一流作家讲座
6月29日,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合作举办,长沙市文联协办的“走向辉煌——新中国文学七十年”研讨会举行。韩少功、南帆、施战军、吴俊、方卫平、张柠、樊星、李利芳、张莉等著名作家、批评家先后发言,围绕中国文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理想性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可能性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创新与坚守三个议题,对新中国七十年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今后将每年邀请国内一流作家来校讲座,将名家讲座与学校通识教育、博雅课程结合,打造一流课程。每年举办高层次作家作品研讨会,以期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以省写作大赛培训为基础,扩大培训规模,完善培训机制,将中心提升为省内高端写作培训平台。
本报记者李柯夫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李柯夫
编辑:杨刚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wap.rednet.cn/content/2019/07/01/580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