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新坐标:解码“创造城市梦想”的先导方略
2019-07-15 17:03:05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0715170152.jpg

湖南金融中心(岳麓融媒体摄)


在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一书中,“先导”二字,各有其解释。用白话来理解,“先”,前进也;“导”,则是带领,指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谓之,开道引路者。


    2008年7月,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控股”)成立,从0到10的每个年头里,向“创造城市梦想”目标迈进的先导控股,无时无刻不在践行开道引路的职责。


    崛起湘江之西的湖南金融中心,变身低碳环保的洋湖生态新城,探索“岛城互动”的月亮岛文旅新城,充满土地美学的洋湖湿地公园,以及建设之中的宜家湖南总部、卓伯根中国区总部……


    筚路蓝缕与艰辛跋涉,扑风打浪与敢为人先。十年之间,先导控股造就的一个又一个长沙新坐标,它们聚集一起改变一座城的同时,也承载了先导控股追梦前行的城市方法论。      撰文/易晓姝 张晶 李蛟


    金融坐标


    长沙版“陆家嘴”背后的招商解码


    如同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金融城、上海的陆家嘴一般,任何一个金融中心都必然有一个与之相称的金融集聚标志区。这样的金融集聚标志区,寄托了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梦想,也绘就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


    在长沙,湘江西岸、麓山脚下,长沙版“陆家嘴”正崛起。这里有河西在建第一高楼——湘江财富金融中心(简称“湘江FFC”),328米的5A国际写字楼不仅刷新了河西的天际线,也成为了众多金融、证券、保险、基金类机构抢滩上岸的聚合地;这里也有湖南首个基金小镇——湘江基金小镇,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为主要特色,致力打造中部地区的股权投资及配套服务聚集高地。


    “湖南金融中心之所以有今天,离不开省、市、新区对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精心指导,在整体规划、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的关心支持,各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扎根片区,深耕、精耕片区。”先导控股相关负责人说道。


    将时间推回到2016年,湖南明确将湖南金融中心定位为湖南省唯一省级金融中心,提出了“三年成规模,五年出形象,十年基本建成”的发展目标。这个位于湘江新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的湖南金融中心,将被打造成立足中部、辐射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


    湖南湘江新区现代金融产业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于这样的定位,打造湖南金融中心在业态选择上要放眼长远,既要着眼金融全业态需求,又要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特色活力。


    具体来说,湖南金融中心按照“3+X+1+1”的金融生态体系,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链金融。引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产业,加快导入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兴金融业态,积极对接协会、法务、会计、培训等金融服务配套机构,打造完整的金融全产业链。


    打造金融全产业链,是湖南金融中心产业规划的第一步。目前,湖南金融中心金融机构蓬勃聚集。这里聚集了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长沙分行、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沙分行、华融湘江银行湘江新区分行、开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分支机构。另外,世界500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分行去年也成功入驻湖南金融中心。


    如今的金融版图可以预见湖南金融中心未来可期。回到最初,为何众多金融机构愿意落子湘江西岸?


    先导控股相关负责人道出答案:“与其它区域金融中心相较,湖南金融中心自有其特殊性,为了顺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新模式,抢占中西部地区高地,聚合湖湘金融资源,区域优势、政策优势、聚集优势共同发力,效果非常明显。”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湖南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湖南基金小镇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入驻。


    截至目前,湖南金融中心入驻各类金融机构及配套企业332家,其中银行9家,证券期货公司13家,保险公司15家,金融科技企业13家,基金281家,配套企业11家,机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商业坐标


    城市商业综合体集聚的洋湖读本


    细细体味全球各个大都会的发展轨迹,当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集聚着城市最顶尖价值、最能够体现城市发展水平、代表城市精神的名片就会崛起,那就是——城市综合体。长沙,亦是如此。


    2017年11月28日,宜家集团中国首个综合体——长沙荟聚综合体举行开工动员大会。这意味着长沙成为继无锡、北京和武汉后国内第四个拥有宜家荟聚中心的城市。


    作为宜家集团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投资额约4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了荟聚中心(即购物中心)、湖南首家宜家商场,以及具有宜家特色的办公楼和创意公寓等多样业态。


    2018年4月,位于洋湖生态新城先导路与湘浦路交会处西南角的洋湖之心正式动工,其中项目自持商业为龙湖地产“天街”产品。据了解,该项目是龙湖“天街”产品在湖南首个落地项目,预计2020年开业,将成为洋湖片区地标性城市综合体。


    2018年5月,在宜家项目旁的位置,卓伯根中国总部项目动工,德国卓伯根集团将在洋湖生态新城设立“Zurbrüggen”中国贸易及运营总部,并打造卓伯根家居零售商场(“卓伯根家居商场”)、德国风情商业街、写字楼和酒店等业态的产业项目,总体量约8.8万平方米,按照项目建设计划,2021年有望正式开业。


    “商业巨头齐聚洋湖,加快了洋湖片区国际化进程,将推动湖南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先导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众多现代服务业商业巨头纷纷抢占洋湖生态新城,背后所释放的信号值得深思。


    “今年下半年,长沙市民就可以在家门口逛宜家家居了。明年下半年,宜家在中国首个荟聚综合体也将亮相长沙。”宜家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除了家居颇有影响力外,宜家中国在购物中心领域正逐渐发力。


    丁晖透露,无锡、北京和武汉的三家宜家荟聚中心,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因此,宜家购物中心在中国启动升级版的“荟聚综合体”计划。原本,这个“荟聚综合体”计划并未选择长沙,但最终长沙因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捷足先登。


    “原来首个荟聚综合体是计划放在上海。我们之所以决定将荟聚综合体落户湖南湘江新区、落户洋湖,就是看到了这里显著的发展优势。”丁晖介绍,活力与潜力是宜家最终与长沙结缘的重要因素。


    与丁晖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将中国总部放在洋湖,正是看重这里的产业聚集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在谈及卓伯根中国总部项目时克里斯蒂安·卓伯根提及,未来这里将成为长沙市民体验精致德式生活的绝佳去处,使之成为中德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平台。


    宜家、卓伯根、龙湖天街等国内外顶尖一站式商业综合体落子建设的洋湖生态新城,还聚集了万科、中海、华润、北大资源、合能等20余家国内一线品牌开发商,引进众多湖湘品牌名校、30余家总部企业,建立“三馆三中心一园”的品牌文创产业体系,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一期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将于10月正式开诊……这1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崛起一座城市新的展示窗口。


    生态文旅坐标


    湿地的人居文旅新探索


    城市品质提升,对推动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洋湖湿地公园成为长沙市民体验自然野趣的地方,这座湿地在散发着生态宜居梦想的同时,也承载着这座城市关于人居文旅的新探索。


    很难想象,十年之前的洋湖湿地公园还是长沙城郊的一片泥塘,长沙农贸市场里,一半的韭菜和葱都是来自这里;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动植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生活污水直排湘江,威胁着湘江的生态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窘境,洋湖湿地的建设以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生物治污为手段,以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及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同时将生态保护、公园建设与宜居片区开发相结合,保证了城市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洋湖,是集湿地群落观赏、生态科普、两型理念宣传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呈现出“水质清洁、天然氧吧、四季花果、万千林相、百鸟争鸣、生命乐园”的美好景象。


    “这是对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和谐统一的城市新型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先导控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洋湖湿地建设为城市的发展优先预留了生态用地,限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和扩张,在城市洼地与湘江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并提高了片区蓄洪防洪、净化水质的能力。


    当然,与生态有关的文章不仅仅止步于此。目前,洋湖再生水厂一期、二期均已启动运营,纳污范围为含浦、洋湖和坪塘北部三个片区共约4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50万。


    据悉,项目出水目前主要用于洋湖湿地公园景区补水,待洋湖生态新城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完成后,除湿地公园景区补水之外,一部分还将用于洋湖生态新城内绿化浇洒、道路清扫和居民冲厕等城市杂用水。

    

    打造“城市资源综合投资运营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历经10年的探索发展,先导控股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和湖南湘江新区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做国企使命的担当者,两型建设的践行者,国企标杆的领跑者,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以城市运营为主体,以两型产业和金融投资为两翼)发展战略,致力打造“城市资源综合投资运营商”。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里,累计完成自主投资712亿元,实现经营收入428亿元,上缴财税87亿元,实现利润50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665亿元。2019年,经过产业优化重组后,集团拥有18家二级子公司,参股公司20余家,各类专业人才1500余名,成为长沙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国企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成绩斐然的背后,始于先导控股最初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是创造城市梦想,是不断建设美好城市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向往,打造城市资源综合投资运营商。”先导控股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先导控股以鲜明的“先导文化”锻造先导体系、凝聚先导人才,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创造力竞相迸发,战斗力稳步提升。发展初期,先导控股就明确建立以“五管四竞”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五大管理”(制度管理、风控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绩效管理)和“四竞要求”(工程竞标、交易竞价、职位竞聘、内部竞赛),向社会公开承诺不设小金库、不做假账、不偷税漏税的“三不原则”,管理程序不断优化,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着力建立既有竞争力又有保障性的薪酬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建立起一支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80%、40岁以下员工占80%、中高级职称员工超40%的高学历年轻化专业人才队伍。


    先导控股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


    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先导大讲堂等平台,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把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写入章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突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洋湖等17个党支部,党员305名,积极创建“先锋引领,梦想导航”党建品牌,打造“星星之火”等特色党支部,实施蓝天保障房项目党建示范点等“党建+重点项目”工作模式,组织评选“十大先锋人物、百名忠诚员工”,在市属国企中率先推行党务人员持证上岗,率先成立妇工委,创立“先导YOUNG”青年品牌,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吸引力服务力引领力。


    在自身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先导控股通过“先行先试、导向引领”,为两型社会建设和湘江西岸的繁荣发展探索了有益路径,一批引领性项目在省、市乃至国内形成了良好的辐射示范效应。


    “十三五”期间,先导控股将按照长沙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和湖南湘江新区“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深耕、精耕湘江新区,到2020年,力争成为发展稳健、管理科学的长沙国企新旗舰和一流城市资源综合运营商。


    先导方略还在继续升级,一代又一代的先导人还在继续追寻着他们的城市梦想……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晓姝 张晶 李蛟

编辑:杨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