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观察丨湖南湘江新区:见证变革的力量
2023-01-18 13:59:59 字号:

观察丨湖南湘江新区:见证变革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壮怀激烈,见证变革的力量!

2022年,湖南湘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入选中国改革年度特别案例。

兴变革、促融合、强赋能、挑大梁,新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GDP突破4000亿,以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全省8%的GDP,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

微信图片_20230117160934.png

湖南湘江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在哪里?倘若2022年前您提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也只能笼统说——长沙河西那片。

实际上,2015年国家就将长沙河西1200平方公里土地批复为中部首个、全国第十二个国家级新区,明确湘江新区包含着岳麓区全域,宁乡市、望城区的部分区域以及3个国家级园区和2个省级园区,其性质为经济功能区。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级新区是一项复合型政治战略,将被塑造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改革的试验田。能拥有国家级新区,是湖南的机遇。

过去的成绩值得铭记,但客观上,国家级新区想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现行体制机制的“能量”已经不足,各种发展痛点渐渐显现,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历史的分岔路口,湘江新区急需激发更多内生动力,激活更大潜能。

当我们回到“湘江新区在哪里”这个问题,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发现,光凭经济发展,客观上并不能很好地回答“新区是新区,岳麓区是岳麓区,高新区是高新区”这个“区中有区”的话题,其背后深层逻辑所反映的,是经济功能区、行政区以及产业园区“融”字文章做得不充分。

不“融”则难通!如何做实做强新区,决策层看得深远!

变革之思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变革往往不能一蹴而就,但路子对了,就要一往无前。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关注到湘江新区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提出要推动湘江新区改革,进一步擦亮“湘江新区”品牌。

微信图片_20230117163458.jpg

2022年3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率高规格调研团来到新区,既为新区鼓劲加油,也为新区把脉问诊。

特别是2022年3月17日,张庆伟率领省“四大家”领导到湘江新区办公所在地现场调研,明确提出要优化新区管理体制,并且明确了时间表、路径图,而后又主持省委常委会研究具体方案,明确改革方向和具体事项;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要求新区,要聚焦做实、做强、做优、做精方向,做活体制机制文章,融合理念、工作和队伍,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高效。

一个月后,省委、市委先后召开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大会,明确指出要支持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

强省会,关键在强新区,要新区“担担子”,也要为新区赋能。

2022年6月起,湘江新区、岳麓区、长沙高新区逐步实现“三区合一”,新区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变革往往需要历经阵痛,背后包含着沟通、理解和磨合。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改革年度特别案例介绍中,对湘江新区的评价是:通过组织架构整体重塑和功能再造,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扁平化、大部制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

除了省级层面赋能,长沙市出台《关于明确湖南湘江新区经济社会管理有关事项的意见》,在原来赋予湘江新区各类权限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最大力度为湘江新区放权赋能,最大限度保障发展自主权。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要求湘江新区,切实把体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成果,以新区强助力省会强、全省强。

短短三个月,湖南湘江新区将优化管理体制作为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纵深推进“三区融合”,将三区56个部门整合优化为20个部(局),让24个街镇齐头并进。

短短三个月,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改革创新,全面融合“三区”优势,用活用好省市赋权,实现优势互补,叠加更强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117170028.jpg

变革之后的湘江新区,营商环境指数更加优化,率先在全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

记者关注到,变革之后的湘江新区,营商环境指数更加优化,率先在全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14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各类政策更加给力,新增减税降费80亿元,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32亿元,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强磁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不断突破。

全新出发的湘江新区,直属区总面积达7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10万,统筹区包括宁乡和望城部分区域,进而延伸至九华和湘阴片区,形成了与统筹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全新的新区,理顺了湘江以西“三区”的复杂关系,变“各自为战”为“一盘棋”“一家人”。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成效你我共见!

变革之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变革之后的湖南湘江新区,既夯实固有经济功能,更源源不断释放发展红利,为落实各项民生福祉彰显新区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117161639.jpg

2022年,湘江新区全域730个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00亿元,共有36个产业项目实现投产。

湘江西岸,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初具规模、九芝堂国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2022年,湘江新区全域730个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00亿元,共有36个产业项目实现投产,筑牢经济“压舱石”。

微信图片_20230117165659.jpg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秀出湘江新区智能制造的“肌肉”。

湖南首个省级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在湘江新区揭牌,四大省级实验室布局新区,湘江科学城加速推进,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650家;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共4家,总估值达157亿美元;新增上市企业4家,辖区共50家,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国家级新区第2位……直属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国家级新区第2。

长株潭城轨西环线一期、比亚迪云轨等项目交付试运行,长望路西延线等15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暮坪湘江特大桥、梅浦联络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湘江西岸“内联外通、南融北拓”的大交通格局加速构建。

风景常青,新区天蓝、水清、土净。2022年,新区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城镇新增就业2.4万余人,25所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新建开学,扩充学位2.8万余个。

组建医联体共建单位81个,建设标准化中医馆23个,组建212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基层,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17家。

微信图片_20230117161823.jpg

梅溪湖·梅澜坊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经济的活力在湘江新区迸发。

夜经济不断活跃,梅溪湖·梅澜坊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王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获批;获评书香城市……全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1%以上,28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一幅蓝绿交织、山水相融、欢声笑语的幸福生活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变革之眺

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代在背后以更猛烈的节奏敲响大鼓,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湖南湘江新区在改革中生,亦将在改革中进。

2023年湖南省两会期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挑大梁”作用,为全国经济向上向好注入湖南之力、展现湖南之为。

“挑大梁”亦是湘江新区优化体制的题中之义。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聚力打造“三个高地”,提出“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中7个与新区相关,“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8个由新区单位牵头……压力与动力兼具,机遇与挑战并存。

“湘江新区作为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更要以新区之力助省会之强,以新区一域之光为长沙增彩,助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话语铿锵。

微信图片_20230117160931.png

湘江新区正加快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

随着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湘江新区管理机构“三定”规定,将为新区更好地在全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强担当,湘江新区干在当下、着眼未来。

2023年,新区提出GDP增长7.5%、力争增长8%的目标,力争新增入规企业200家以上、上市企业4-6家,新增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2023年完成对外贸易总额7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6年GDP突破5000亿元,实现在全国争先进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亦是湘江新区“三区合一”后的奋进之年。

瞄准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加快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湘江新区在变革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勇挑大梁,保持对发展的热忱,奔赴下一场山海。

11944c3021d4444fac290655b8c74523.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卢杨屾

编辑:秦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