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内容摘编(一)
本次编印的大会发言材料一共有 38 篇,篇篇都是用心之作。因大会发言时间有限,有6委员在大会上作了口头发言,其他均为书面发言,现将口头发言委员的发言内容摘录如下。
余亚锋委员代表民盟发言。他说,湘江新区需要发挥科教资源和创新产业优势,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湘江科学城集聚,推动基础科学研究、高水平创新创业和高端人才聚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增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将湘江科学城打造成发展动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湘江科学城规划发展的进程中,建议新区牢牢把握“科学内涵”“创新基因”“发展本质”三个关键要素,力争将湘江科学城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城。
欧智珍委员代表民建发言。她建议,聚焦建设与实体经济相融通相协调的产业链运营服务体系,以“融通创新”为引擎,以产业链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为两翼,开创“运营平台统领+各链精准发力+科技服务靶向支撑”的新模式,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区样板。一是遴选专业机构搭建产业链运营服务平台,链接融通客商库、项目库,优化布局资金池、人才池,提升产业链耦合度、匹配度。二是发挥人才链与产业链“双向融通”优势,把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三是产业竞争,是专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大胆创新机制,奏响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协奏曲。四是产业升级,着力点在高新技术和高新企业,既要真情实意“引育”,更要真金白银“培育”,全力助推新区产业升级。
咸嘉湖街道政协联络组李蜜心委员建议,以湘江科学城规划建设为重大契机,抢抓算力时代新风口、抢占算力经济制高点,着力建设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算力网络枢纽,积极打造算力经济创新引领区、算力产业高端集聚区、算力应用先导示范区,为新区和科学城的高质量、超常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重点是定规划、强基础。纳入湘江新区总体规划、湘江科学城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在平台建设、产业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底座。尤需注重提升智慧电网、绿色电力能级,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充沛高效的能源保障。
谢华平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发言。他说,为推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抢抓时代机遇、领跑“黄金赛道”,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一是培植产业“硬核”生态,促进产业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优势,整合资源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三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研究成果最高效地向产业端转化应用。通过建立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利用的国际一流科研平台,坚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并济,用活用好高层次全球校友资源,助推湘江新区生物医药超常规发展。
宁联芳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发言。她说,新区领域辅助生殖行业发展起步早,优质辅助生殖资源丰富。多年发展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优势明显,诸多机遇利好,具有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竞争力”高地的极大潜力。建议加快纳入“湘江科学城”“芙蓉实验室”等发展规划,有效整合高校院所生物医学重大研究,重要创新平台,导入资本大市场,招引“国字号”企业进入“创新体系”,聚焦国际前沿领域,实施“揭榜攻坚”项目,推进一批原创性、支撑性、引领性技术创新,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高地。依托“湘江科学城”建设,延伸打造“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加快国际医疗健康交流与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人类生殖健康新技术、干细胞再生医学与生殖健康等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加快道地中药材发展和生殖检测、基因测序、ART器械国产替代步伐,发展新区大健康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麓谷街道政协联络组孔祥庚委员说,当前,新区完成“三区合一”的历史性融合,实现了一批省级、市级权限事项有效承接,新区北斗产业迎来重要窗口机遇期。为此,建议建立新区北斗卫星导航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快出台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各环节协调发展,突出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推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构建智能高效的北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信号服务网,加快推进室内的基础设施服务网建设。通过城市地标性建筑与信号匹配、城市建筑模型特征与地理信息相融合等技术,来促进全市的基础设施与5G的全面融合,为加快湘江新区建设助力。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区政协、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谦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wap.rednet.cn/content/646745/96/1220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