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质”和“新智” 长沙高新区如何争先进位
2024-08-20 16:57:16 字号:

“新质”和“新智” 长沙高新区如何争先进位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园区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兴则经济旺。

近日,由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中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及《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2024)》新鲜出炉,对全国园区发展整体情况开展巡礼,湖南省3家园区上榜,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分别位列第19、35、46位。

1.jpg

在全国178个高新区和230个经开区的激烈角逐中,“杀”入百强榜单,含金量十足。长沙高新区再次占据湖南榜首,较之2023年提升1位,在全国高新区序列中排名12位,较之2023年提升8位。

同时,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百强”和“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百强”中,长沙高新区分列15位和29位,领跑湖南园区。

未命名_副本.jpg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园区竞争犹如百舸争流,长沙高新区如何在园区发展的“大舞台”争先进位、稳居前列?

龙头起舞: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定盘星”“压舱石”,更是园区强大竞争力的动力源。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百强排名15位,尤其是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连续10年领跑全国,成为了产业翘楚,擦亮了产业名片。

然而,在全球产业竞争新一轮洗牌的压力下,过往优势产业同样遭遇波折,竞争压力持续加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工程机械领域亚洲市场企业营收降低,而欧洲、北美企业增高。

经济新形势下,园区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变革过程相适应,必须要做产业提升方向的新引领,必须要争做行业新龙头。新区的打法是“龙头”起舞,聚势强链。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时代对工程机械发展方向定位逐步清晰,位于长沙高新区的千亿级超级工厂——中联智慧产业城,平均每6分钟就可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每17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7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级对生产力带来的革新。

9.jpg

在中联智慧产业城里,平均每6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

中联重科、星邦智能是湖南湘江新区入选全球工程机械TOP50两家明星企业,新区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整机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产业协作模式”,并依托本地知名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重点攻坚,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重点研发计划,形成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等举措,为工程机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势产业比拼,都是“神仙打架”,应着力强基强链,做大基本盘,丰富企业生态。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区已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中联环境、星邦智能为龙头,聚集了近100家工程机械相关企业,多项行业标志性产品享誉全国乃至全球。

加快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竞争优势,实现效果明显的规模效应。

欣欣向荣:特色产业集群做精做优

科学谋划园区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就是要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谋划新板。

但寻求园区进一步成长的路径,并非盲目求多、面面俱到,变成“万花筒”、大杂烩。

只要生命不息,生物医疗大健康产业将是永不落幕的“朝阳”。2019年,《长沙市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提出“到2025年,长沙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要突破2000亿元”。

4.jpg

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

作为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长沙千亿产业队伍中的“优等生”。

自2019年,长沙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后,一路走强。当长沙勾勒“建设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之城”蓝图时,长沙高新区是绝对“拥趸”,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聚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圣湘生物、三诺生物、水羊股份等一大批生物医药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成功上市,为省市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5.jpg

三诺生物。

鸟瞰新区产业布局,除了长沙高新区在医疗器械、中医药、生物制药及医药流通等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外,岳麓高新区,检验检测特色优势明显;宁乡经开区,医药装备产业全国规模最大;望城经开区,原料药及原辅料发展迅速;宁乡高新区、湘潭九华经开区、湘阴等医疗器械产业来势喜人……新区全域生物医药产业朝气蓬勃。

7.jpg

长沙获评全国唯二五块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级牌照。

除工程机械和生物医药,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还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北斗(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挺进“国家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位居全国前列,助力长沙获评全国唯二五块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级牌照。

争先进位:打通路径向前冲刺

从1991年的27个到2024的178个,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持续增多、竞争加剧,发展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跳出湖南看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序列中位列12位,较去年进步8位,进步幅度显著,新区出了哪些实招?

——拓发展空间

破解“政”“区”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为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开束缚,多年来,29个国家级园区在不同阶段先后开展了“区政合一”“区镇合一”“多区合一”等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2022年,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实现“三区合一”,按照“区政合一”模式运行以来,长沙高新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经济权限进一步放大,产业优势愈发凸显。

6.jpg

长沙高新区。

今年7月,湖南湘江新区在推进长沙信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官宣”,长沙信息产业园将承接长沙高新区(麓谷片区)的经济职能,工作重心更加明确,将更加聚焦产业和招商职能,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项目和企业上,推动高新区再上新台阶。

——育产业动能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因素,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是全省“研值”最高的区域之一。

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从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首开启动,湘江科学城加速建设,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汇聚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大实验室”和“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均有布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中南大学、国防科大等8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速运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39.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5件,排名全省第一。

8.jpg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加速聚集创新资源,成为长沙高新区发展的“最大增量”。

——强企业活力

长沙高新区是继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发布创新指数的高新区,完成1700多家科技型企业数据集成,围绕企业成长“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成熟期-壮大期”五个阶段,精心构建金融、科技、人才、产业“四大服务体系”。

2015年启动的“柳枝行动”累计接收申报项目6900个,707个项目通过评审并获得了资金支持,其中111家企业累计获得了25.6亿元机构股权投资,其中融资过亿的企业6家;2020年发起成立的“雏鹰计划”累计挖掘200多家主要从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方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也持续为企业发放“惠企大礼包”,既让企业掌握到各项惠企政策,同时也为企业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原则和“雷锋式”服务专班护航企业项目发展。

园区兴则新区强,2024年上半年,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1至6月,新区工业投资增长11.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4.2%;新增“四上企业”81家,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54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395.8亿元,个数与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一。

高地之上起高楼,高峰之上再登高,越加艰险,越需要智慧和勇气。在中部崛起的大势之下,在成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面旗帜的愿景中,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能否更上一层楼,望到更美丽的风景?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吴戍疆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