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闪耀“新”工匠 | 26年来,他把焊接当成“艺术品”来做
2024-04-24 17:03:54 字号:

闪耀“新”工匠 | 26年来,他把焊接当成“艺术品”来做

湘江新闻网4月24日讯(通讯员 陈丹妮)厚重的防护罩,沉重的焊枪,呛鼻的烟尘,耀眼的火花……这是大家心目中的焊接工人日常工作场景,在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简称中联重科),宽阔的集训基地,一位身穿蓝色工服、佩戴黄色安全帽的焊接专家,正聚精会神地教导着周围的学员。只见学员们手持示教器,“嗒嗒嗒”输入一串代码后,焊接机器人便挥舞着臂膀,在生产线上忙活起来,一个个精美精致的焊接产品不断诞生。

这位专家正是记者要采访的对象——“湖湘工匠”谭勇。作为中联重科“焊接免检”第一人,他从事焊接工作26年,是中联重科唯一取得11项全国通用焊接资格证书并拿到美国ABS(压力容器)焊接证书的首席焊接专家,也是中联重科“谭勇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始人,先后培养出2300余名优秀焊工学徒,为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技能人才。

“焊”水筑匠心

在湖南电焊界,谭勇这个名字绝对是耳熟能详。在他的办公室,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见证了谭勇如何从一名普通技工转变为技能“大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都想学习一门传统技术挣钱,让生活有保障。当时有人推荐说焊工好,谭勇就选择了焊接工艺。接触以后,通过学习、磨练,他渐渐爱上了这份职业。2003年,谭勇入职中联重科,不久后,谭勇针对公司普遍使用的平焊焊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此焊接法生产效率较低,做出的产品也不够完美,经过多次实验,他逐步探索出全位置焊接的操作技巧,使焊缝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产品焊接零缺陷,保障了企业生产效率。2004年,全位置焊接法就在中联重科迅速推广。同年,他查找大量焊接资料,协助工艺部门完成了高强钢700MPA、960MPA的焊接通用工艺规程,该工艺规程对泵车结构件焊接标准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他攻克了国内首批高强钢焊接工艺难题,中联的产品不再受高强钢国外进口“卡脖子”依赖。此后,谭勇不断在各类竞赛中拔得头筹。

“焊缝往往存在于板材结构的拼接、转角等位置,就像人体的关节。焊缝平整,则受力均匀、坚固耐用;如有沟槽气孔,就容易成为缺陷的‘发源地’。”谭勇所焊接的混凝土车型,在承载外部压力的同时,还要经受高压下混凝土冲击的高频振动,以及不同地域高寒、高温、高腐蚀等考验。一列车辆的焊缝长度累计可达数千米,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给车辆埋下安全隐患。对于焊接质量,谭勇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不服输、爱钻研,既苦干又巧干。他总能攻下别人攻不下的‘山头’。”这是同事对谭勇的评价。由于长年累月手举焊枪操作,飞溅的火花时不时掉落在肘弯里、掉进鞋里,所以在谭勇腿上、手臂上,可以看到一处又一处细小的“功勋章”,他的手掌也因此一次又一次磨出血泡,血泡好了变成了厚茧。

青年时的勤劳用功,最终不负韶华。如今,翻开他的荣誉之路,可以看到:“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国际金牌教练”“国家级高级考评员”“国家级焊接裁判员”,湖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技能人才评价焊接专家……各类荣誉的背后是他一步步的成长。

“火花四射的背后其实是对产品工艺的一种极致追求,把一件产品焊接得完美无瑕,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谭勇说。

智能焊接的“探路者”

科技和人才、产业与工人,从来都是相互成就。

制造业是湖南的一张名片,谭勇认为,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同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奉献社会与成就自我,并不是一道“单选题”。只有成千上万“湖湘工匠”们专注于一锤一钉、一砖一瓦,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车间的挖掘机械生产实现了从备料到焊接、机加工、涂装、装配、调试全流程智能制造,平均每6分钟产出一台挖掘机,年产能5万台,年产值达300亿元,在这群不知疲倦的机器人背后,也有技能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由于智能制造对工艺的要求非常苛刻,传统的工艺不能满足转型的要求。为更好提升产品质量,谭勇深入车间,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多次实验,解决了动力臂、斗杆一次性探伤合格率,从坡口的角度、顿边、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使得产品合格率从75%提升到90%。

近年来,制造业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浪潮,为了能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谭勇在一些职业院校、生产车间里分享自己的故事,把梦想的火种播撒在这些技能人才心底。另外,他先后参与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课程设计,合理科学地完成了整套课程体系,组织培养焊接机器人现场工程师250余人,并在公司指导下成立了中联重科“谭勇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作为一名劳模,我们要立足岗位,积极发扬传、帮、带精神,致力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发挥弘扬好劳模精神。”谭勇表示,在中联重科智能制造这棵“苹果树”上,根深蒂固的是技能人才发展和研发创新能力。他深知劳模精神对员工的影响力及作用,意识到只有搭建一线高技能人才交流沟通的平台,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现场技术优势,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制造的领军技工队伍,才能促进技工队伍的技能传承与提升,为将来智慧产业园智能化设备培养大批的技术工人。

截至目前,“谭勇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焊接培训2000余期,先后培养出2300余名优秀焊工学徒,其中260人成为中联重科的重要技术骨干,7人荣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50人荣获市级“百优工匠”,2人荣获省级工匠荣誉。为提高技能人才操作水平,谭勇带领队伍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在他的指导之下,2人荣获国际大赛一等奖、6人获得国际大赛二等奖、5人获得国际大赛三等奖。

“我何其有幸,生在一个如此重视技能人才的时代,才能实现技能报国的理想。在我的前方,正因为有着无数默默无闻在岗位上耕耘的前辈和同行,才有了‘中国制造’,我要接续前辈们的努力,为湖南、为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面对未来,谭勇信心十足。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陈丹妮

编辑:吴戍疆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